媒体聚集

【吉林日报】实现宏伟蓝图新起点—“吉林一号”卫星发射侧记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5-10-08    |    【放大】 【缩小】  |  【打印】 【关闭

 《吉林日报》2015-10-08  记者:李双艺 董杰

   湛蓝的天空下,没有一丝云彩,阳光的热力驱散着秋日的寒冷。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耸入云天的发射塔架上,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承载着“吉林一号”卫星,静候着一个举世瞩目的时刻。

  10月7日12时13分,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吉林一号”在运载火箭的托举下拔地而起,刺破戈壁苍茫的苍穹,向浩瀚的天宇飞去。

  为了迎接这一历史性时刻,“吉林一号”卫星各系统的参试人员,天还没亮,就来到卫星测试厂房,开始了发射前的准备工作,检查“吉林一号”卫星系统的状态、对卫星进行初始设置……一切,紧张而有序。

  指挥台前,邢斯瑞神情凝重,密切关注着“吉林一号”卫星发射前各种参数的准备情况。这次作为“吉林一号”卫星系统测试总指挥,对他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工作台上的电脑屏幕,不停地跳跃着“吉林一号”卫星各项数据,邢斯瑞从容地坐在测试大厅的正中央,时而查看液晶显示屏上的数据,时而与塔台测试人员交互指令,沉着冷静、准确地调度着测试工作。

  远处,在发射塔台上,塔台测试组的十几位科研人员,正在对“吉林一号”卫星进行发射前最后的确认。

  从设计、生产、测试、安装,再到试验、发射……整整10年时间,长光人以智慧和坚守、辛勤和努力凝结成的“吉林一号”卫星就要华丽绽放。

  11时33分,“搭载星转内电,拔脱插。”卫星测试厂房的指令传来,身手敏捷的长光公司朴永杰开始拔线缆。

  11时58分,发射架上的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发射塔架缓缓摆开。

  “吉林一号”卫星的神秘面纱一点点被揭开。

  而此时,在测试发射指挥大厅,上百名科研人员正全神贯注地监视着电脑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信息……

  “摆杆摆开正常!”“遥测参数正常!”……伴随着此起彼伏的调度声,飞控大厅3块巨幅液晶屏上,飞行实况数据不断滚动。

  大战在即,“吉林一号”卫星主星副总设计师金光的脸上挂着自信的微笑。“期盼已久的时刻终于快到了!”他告诉记者,今天晚上,他就要赶到北京监测点,等待接收发自太空的“照片”。

  在距离发射塔架1.5公里处,3000余人在茫茫戈壁上翘首期盼。许多人拿着相机对准发射塔,静候卫星发射,抓拍辉煌瞬间,期盼、兴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多年的卫星发射,使这里俨然成为深受游客欢迎的旅游景点,很多游客专程前来现场观看卫星发射。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转眼间,时钟已转至12时12分,此时距离“吉林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只剩下最后1分钟。

  0号指挥员正式下达倒计时10秒口令,指挥大厅及观看平台上的人们瞬间安静下来。

  在指挥大厅。人们紧紧盯着大屏幕,静静等待着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

  “开始了,开始了!”伴着赞叹,所有的关注瞬间集中到发射塔方向。

  发射进入最后倒计时。这一刻,记者感到非常紧张,比看电视直播时要紧张得多!

  “5、4、3、2、1!”人们屏住呼吸,不约而同地抬起头目送那即将远征的卫星。

  “点火!”随着0号指挥员一声令下,一股橘红色火焰从火箭底部喷薄而出,越燃越旺,而后火箭腾空而起。

  在震耳欲聋的巨响中,有人带头鼓掌,人群中爆发出各种方言的欢呼。

  卫星发射成功后,记者采访了在现场观礼的省发改委副主任宋刚,他信心满满地表示,卫星发射成功,使原本在规划设计的产业化路线,今天扎扎实实地走出了第一步。“小卫星+”将引领多个产业发展,其意义不亚于“互联网+”。对于吉林卫星产业的未来,“吉林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不但拉开了打造“小卫星+”产业平台的序幕,而且对于全国推动卫星商业化应用科技体制建设具有破冰的意义。

  省工信厅副厅长宫毓刚表示,“吉林一号”商用遥感卫星的成功发射,对推动我省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带动上下游自主遥感信息、大数据处理与应用、防灾减灾等领域都有重大意义。

  省农委副主任王峻岩告诉记者,“吉林一号”卫星对推动全省农业现代化的作用巨大,可广泛应用于粮食测产、遥感应用等方面。日后,他们将与长光公司开展合作。

  省科技厅高新处处长辛德久对记者说,“吉林一号”卫星,是我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它的成功发射和运行,对于推动我省空间信息的收集、开发、利用等都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看到卫星腾空,长春光机所的王威非常兴奋,他告诉记者,集科研人员多年心血完成的“吉林一号”卫星,在国家商业化卫星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以后,光机所科研人员将再接再厉,期待再铸辉煌。

  12时25分44秒,“吉林一号”卫星成功进入距地球65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此刻起,“吉林一号”卫星成功踏上了“观天测地”的旅程,璀璨银河中从此多了4颗美丽的吉林星。

  看到“吉林一号”卫星一切正常,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宣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告诉记者,为了实现以载荷为中心的“星载一体化”商用卫星飞天梦想,长春光机人整整等了10年。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规划至2030年前,实现在轨运行138颗卫星,今天的发射成功,是实现宏伟蓝图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