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集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湿地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在长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召开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8-20    |    【放大】 【缩小】  |  【打印】 【关闭

      今天(18日),“湿地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召开,来自国际湿地科学家学会、中国国家湿地科学技术委员会及其他国内外知名湿地科研机构和大学的400多位专家学者相聚长春,围绕湿地与生态文明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就湿地水土调控、湿地恢复与资源利用等多个不同领域的课题展开讨论,并前往我省查干湖和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牛心套堡国家湿地公园进行考察。国际湿地科学家学会亚洲分会主席方伟达教授认为,吉林省的湿地保护工作卓有成效:
      “去莫莫格湿地看到了丹顶鹤以及灰鹤,保育的非常好,牛心套堡湿地跟鱼虾蟹类共同繁殖养殖,不用农药肥料就能养殖非常好的螃蟹,等它们成长以后,去进行捕捞,能够对生态旅游和地方经济发展起到非常好的价值和作用,所以保护湿地也是促进地方的经济繁荣,这是吉林省做的最好的示范。”
       作为国内率先开始湿地科学研究的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在成立的60年里,创建了我国湿地科学理论体系,揭示了我国湿地形成与发育规律,研发了退化湿地恢复和苏打盐碱湿地苇-蟹/鱼-稻复合生态模式;并在农业科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环境与区域发展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为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出重要贡献。在这里工作了近五十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兴土研究员:“我们要继续在湿地和合理利用模式上下功夫,在湿地的恢复上还要加大研究力度,一个是水文调控,湿地必须有水,应该合理调控保持湿地生态特性,再一个植被恢复,动物的保护也是很需要的,要集中进行湿地的保护恢复研究,是当前我们湿地很重要的科研方向。”(作者:赵孟秋 编辑:王佳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