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榜样的力量】好钢总会被用在最需要的地方—黄葆同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9-30    |    【放大】 【缩小】  |  【打印】 【关闭

       黄葆同简历:高分子化学家 192151日生于上海。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系。1952年获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596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进行过生漆结构和干燥机理研究,新高分子合成,乙丙橡胶新催化/活化体系研究等。1979年以来研究以聚烯烃为组分的多相聚合物,包括共混和嵌段、接枝合成及其用于共混增容。共混型热塑弹性体和聚乙烯接枝PDMS增进耐磨性研究获得专利利用共晶和极性/极性相互作用原理,设计增容剂,使聚烯烃/极性聚合物共混为新材料,并深入研究体系的界面和结晶行为。进行乙烯(丙烯)/烯烃共聚和丙烯序贯聚合规律及聚合物结构研究。用非稳态扩散动力学概念研究了齐格勒-纳塔非均相催化剂共聚机理。开展了可溶性锆茂和钛茂催化剂下的烯烃()聚合研究。 

  艰辛求学路 

  192151日,黄葆同生于上海市。黄家是官宦之家,只是到了他父亲这一辈,家道中落。黄葆同的母亲出身望族,聪颖贤慧,母亲的教养和风度对他以后的人生经历有着深远的影响。 

  1940年,黄葆同从南洋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1942年转入重庆中央大学化学系,1944年获理学学士学位。抗日战争结束后,黄葆同回到上海,在旧政府当一名公务员。 

  黄葆同的大妹妹黄以群回忆道:“虽然哥哥是一名公务员,但工资很低,家里姐妹七人,还有年迈的母亲都指着他养活。哥哥微薄的工资只够用来吃饭,连姐妹们读书的费用都要靠各自的奖学金来维持。”“ 

  “知识分子的出路在哪里呢?”此时的黄葆同与许多热血青年一样,胸怀科学救国之志,但这样的志向在旧政府举步维艰。苦思冥想后,黄葆同决定出国深造。 

  194710月,黄葆同赴美国得克萨斯理工大学专攻有机化学。黄以群说:“他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每月还要寄二三十美元的打工收入回国补贴家用。”用黄葆同自己的话说:“家也顾了,书也念了”,只是生活维艰,掂记亲人。 

  在得克萨斯理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黄葆同转至纽约大学工学院(布鲁克林校区)主修有机化学,辅修高分子化学,于1952年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同年秋天,黄葆同在普林斯顿大学塑料研究室开始了他的科研之路。 

  在美国期间,黄葆同首次发现乌柏油具旋光性,提出了新环状偶氮腈的合成及其分解机理;首次合成乙烯基二茂铁并进行共聚合。由于发表多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他受到美国化学界的重视,被吸收为美国化学会会员。 

  【心系新中国】 

  在美国留学期间,黄葆同参加了中国留学生进步组织——中国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和中国学生基督教协会的活动,担任两个组织在纽约的区会主席。 

  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黄葆同积极参与了解、介绍新中国的情况,动员留学生回国建设新中国。为此,黄葆同冒着危险做了大量的工作。 

  早在1951年,黄葆同就开始办理回国的手续,但很不顺畅,甚至失去了人身自由。濒临绝望的黄葆同结识了一位在普林斯顿纺织研究所工作的中国姑娘——冯之榴。他们有着共同的志趣和追求,有着回国施展才华的雄心壮志,对回国后的事业满怀信心。这对情侣于1953103日喜结伉俪,在大洋彼岸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1954年,周恩来总理点名黄葆同等一批中国科学家回国,此举让一些滞留在国外的爱国科学家解脱羁绊,得到回国许可。19554月,黄葆同和冯之榴夫妇终于登上了从旧金山驶往祖国的客轮。同年823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文章,充分肯定了黄葆同等人不畏艰难、心系祖国的爱国行动。 

  谈到当时回国的心情,黄葆同曾颇有感触地说:“和现在青年人不一样,当时我知道回国会很苦。如果我们留在美国工作、学习和生活,各方面条件肯定都比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要好。一想到国家需要我们,再苦再穷也要回来。 

  【深耕半世纪】 

  新中国的巨大变化,让当时从国外回来的知识分子无比兴奋,憧憬着祖国的美好未来,满怀激情地投身于伟大祖国的科学事业。 

  1955年,刚回国的黄葆同和冯之榴夫妇服从国务院分配,来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应化所)工作,黄葆同担任第三研究室主任,开启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科研生涯。 

  急国家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几十年如一日,黄葆同从事着定向聚合、合成橡胶、多组分聚合物等领域的研究,始终把自己的研究工作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国家需要什么,他就研究什么。 

  20世纪50年代,黄葆同立足于我国的自然资源,开展了生漆、桐油等研究。1964年,黄葆同调任长春应化所四室主任。为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他主持开展了“耐高温高分子”“氟乙烯单体合成”“耐高温航空有机玻璃”等研究,撰写的数篇论文发表于《中国科学》《化学学报》等期刊。 

  20世纪70年代,黄葆同带领团队根据国家需要开展了“乙丙橡胶新催化剂活化剂”研究。他们打破国外文献的束缚,采用廉价国产资源,研究出具有我国特色的五九酸钒新催化体系,黄葆同还亲自带队到兰州、南京进行中试。该项研究成果获中国科学院发明奖一等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黄葆同虽然已年近花甲,但他依然带领团队在烯烃Ziegler-Natta聚合和多相聚合物两个科研领域深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比如,黄葆同团队在钛载体催化剂中提出在烯烃共聚中加入a-烯烃反应加速这一现象的扩散控制理论,并与英、美学者共同澄清烯烃序贯聚合中是否有嵌段结构这一工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提出烯烃/双烯烃橡胶共聚“一线穿”结构的概念,在国内较早开展了茂金属催化剂烯烃聚合这一当代高分子研究最重要的新课题。 

  在多相聚合物方面,黄葆同团队首先在国内开展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并加以推广,转变成为现实生产力,取得了多项开创性的成果。 

  其中,黄葆同与冯之榴研究团队合作,对最大量的高聚物聚烯烃与广泛存在的极性聚合物的共混进行了系统研究工作,并着重对二者间的增容机理,尤其是界面的研究,提出新的研究界面方法和界面结构以及增容的新概念。1999年,上述研究成果“共混聚合物一些基本问题”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培养新一代 

  19801984年,黄葆同担任长春应化所副所长,在分管研究生教育工作期间,他曾评价研究生制度是培养高层次科研、教育和管理人才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 

  “当导师的不能只给学生送鱼,还要教学生撒网。”黄葆同不仅重视传授知识,还注意培养人的素质和学习方法。 

  长春应化所研究员唐涛是黄葆同的学生,他回忆道:“自己的英语原来不太好,黄老师把我叫到家里并拿出录音机,他先读一段后让我拿回家跟读,等这段练熟后再到他家录下一段。三个月后,我的英语听说能力有明显提升。” 

  在黄葆同八十寿辰时,国家科技部原部长朱丽兰赞扬黄葆同夫妇“为我国高分子科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贡献”、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为黄葆同题词“无悔的攀登,闪光的人生”、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佛松称赞黄葆同“桃李满园”。 

  “他是一位平易近人、慈祥仁爱的长者。”这是学生和曾经得到黄葆同帮助的青少年对他的评价。回国以来,黄葆同夫妇曾连续多年为缺少课外读物的长春应化所子弟小学捐款买书,培养孩子们从小爱科学的兴趣。 

  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南方一所聋哑学校美术班的学生买不到橡皮泥慕名相求时,黄葆同立即买了一百多元的橡皮泥邮寄过去。事后这所聋哑学校给这位陌生的科学家来信,感谢他为聋哑孩子们成才办了一件大好事。 

  “这样的求助信和感谢信家里还有很多。”黄葆同的六妹黄真诚回忆道,“哥哥去世后,家人惊讶他居然没存多少钱,去银行核实后才发现,他对自己很节约,对别人特大方,来者不拒、有求必应。黄葆同家里的几任小保姆也在其资助下先后完成学业。” 

  黄葆同是一位爱党爱国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几十年来,黄葆同已经与中国共产党结为挚友。在美国留学期间,他就积极为党工作。他连续当选为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党与人民群众的沟通上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回国后,黄葆同的足迹遍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无论是参加国际会议、出访讲学,还是接待外国友人,在进行学术交流和传播友情的同时,他都积极宣传我国的发展和变化,展现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学识风范和爱国情怀。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图中二维码,关注“长院党群”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