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集

【吉林日报】西部治碱 千秋伟业——记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盐渍土生态与改良学科研究团队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7-25    |    【放大】 【缩小】  |  【打印】 【关闭

      我省有这样一支科研团队,敢闯敢试、善做善成,在苏打盐碱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盐碱地改土增粮技术创新以及耐盐碱水稻育种与高产栽培模式构建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就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盐渍土生态与改良学科研究团队。

      东北西部松嫩平原盐碱地是世界上三大片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其中我省西部是苏打盐碱荒漠化的重灾区,土壤贫瘠、碱性强和盐碱荒漠化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

      团队带头人、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梁正伟心里有着远大的目标:“苏打盐碱地开发种稻(即以稻治碱)是实现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兼具恢复生态和发展经济的双重作用。如果这些苏打盐碱地能够得到高效治理,不仅可以生长优质牧草,也能长出粮食,那么对东北生态粮仓乃至全国粮食增产都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2002年,梁正伟牵头组建团队,围绕重度盐碱地有水也无法短期成功种稻以及抗盐碱品种匮乏等重大难题,寻求破解良方,反复实验,不断论证,总结经验。为了使科技研发有一个稳定的基地保障,2003年,团队还建立了占地1500亩的中科院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在国家、地方以及中科院等重大项目的支持下,集中开展盐碱地高效治理技术攻关与试验示范。

      团队成员、研究员王志春说:“盐碱地治理改良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需要定点取样观测。从春天到秋天,全过程都要在生产一线,都要一直在田里,就像给人看病一样,要实时观察、找准病因,才能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尽管要在一个又一个漫长的种植季节里,承受着与家人分离、独自在外的寂寞,经受着田边酷热的炙烤,但团队成员们却依然热爱这份工作。团队成员、副研究员马红媛说:“能加入这支团队是幸运更是幸福,鼓励尝试、宽容失败、重奖成功的团队精神鼓舞着我们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也让团队的凝聚力不断增强。”2003年,马红媛考入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成为梁正伟组建团队后的第一个研究生,她说:“那时候,团队加上我才有4人,如今有25名科研人员,其中固定成员就有11人。”

      团队理想感染人,团队精神凝聚人,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努力,团队发明了羊草顶级植被抗盐碱移栽克隆恢复技术,成功解决了传统直播无法将羊草种源直接导入重度盐碱地的技术难题。团队还率先提出了“以耕层改土治碱为基础、以灌排洗盐为支撑”的快速改良理论,创建了重度盐碱地物理化学同步快速改良技术,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成功实现了改土,当年即可使pH值为10.5的重度盐碱地亩产水稻产量达400公斤以上(不改土仅0-100公斤),实现了一次性改土治碱、多年可持续高效利用的盐碱地增粮目标,为系统破解苏打盐碱地种稻难、见效慢及产量低的难题作出重要贡献。

       在改良土壤的同时,团队还针对苏打盐碱地以稻治碱抗逆水稻品种严重缺乏的现状,广泛收集鉴定国内外水稻种质资源,创新育种思路,培育出“东稻系列”高产优质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团队成员、生物监测与水稻育种工程师李景鹏说:“目前,‘东稻系列’通过审定的4个品种都比较适合在盐碱地区种植。其中,‘东稻4号’在2010年创造的实测产量每亩849.37公斤的吉林省高产记录仍在保持,是吉林省水稻主导品种,为我省实施的百亿斤粮食增产工程作出重要贡献。”

      成果不断出新,荣誉纷沓而至。至今,团队研发的治碱技术和优质稻种在我省累计示范推广面积已超过千万亩,为我国实现粮食增产增收和环境友好治理作出了突出贡献。团队于2010年和2015年两度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荣获2014年度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5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科技贡献一等奖。

      西部治碱,千秋伟业,功在当代,利在子孙。即便有了如此突出的成绩,团队的梦想还在继续,科研脚步还在加快。梁正伟说:“苏打盐碱地治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重大公益性事业。今后还需要国家和地方等加大项目投资和成果推广力度,把工作重心放在改土上,让更多苏打盐碱地变成优质草场、变成高产良田,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