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吉林日报.彩练新闻】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生机重现

文章来源: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发布时间:2020-06-16    |    【放大】 【缩小】  |  【打印】 【关闭

[video: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生机重现]

  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大安市西南部霍林河畔,总面积4200公顷,是国家重要湿地霍林河流域龙沼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吉林省松嫩平原西部保持最完好的河漫滩芦苇沼泽湿地。

  上世纪九十年代,牛心套保芦苇湿地由于受气候干旱和人为干扰影响,湿地严重退化,芦苇生长高度多降至1米以下,部分芦苇湿地已沦为碱斑地,威胁着区域生态安全。

  近年来,大安市在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先后实施了河湖连通工程、松嫩平原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湿地保护补水工程等一系列湿地修复工程,湿地干旱缺水状况得到有效缓解。今年6月初,3000万立方米水注入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为湿地带来了生机。

  湿地公园里,芦苇成片,一望无际,整个湿地公园基本处于原生状态,“春来苇叶绿,秋到芦花黄”的芦苇湿地美景也是北方少见的。

  芦苇有着惊人的生命力,一茬一茬顽强地生长在泡泽里、路边上,或疏或密,亭亭玉立,深入地下根茎正极力地汲取着营养,孕育着新的生命。

  苇荡里,时常有野鸭腾空而起,短暂的觅食过后便返回筑在苇荡深处的巢中,守护即将诞生的后代。空中,各种鸟类自由飞翔,肆意嬉戏鸣叫。岸边,指尖大小的蝌蚪聚集,享受着日光浴,再过些十日,湿地里就会蛙声一片。多重保护之下,似乎这里的动物已经明确了“主权”。

  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最大限度保护湿地是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的核心任务。他们通过依托中科院刘兴土院士团队技术力量,应用生态学的生物共生、物质循环原理,实验成功“苇-蟹(鱼)-稻”复合生态工程模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公园和职工增收。今年5月全球环境基金(GEF)项目落户公园,这将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土地和水资源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