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吉林日报·彩练新闻】金灿灿的希望--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改良“大豆育种”技术记事

文章来源: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发布时间:2021-02-05    |    【放大】 【缩小】  |  【打印】 【关闭

  寒冬时节,万物萧瑟,但在吉林省大豆育种专家冯献忠的实验室里,却如春天般生长着希望。冯献忠坐在电脑前,目光专注地看着屏幕里改良后大豆基因的变化。对他而言,每一种豆苗儿的名字都熟稔于心。

  “育种,有时比照顾孩子还费功夫,特别是遴选品种的过程,必须要纯手工处理。正常育种的时候就是在杂交组合里找哪一个好,凭眼睛和经验来判断。而现在呢,在育种时候按照基因了解哪一个是高油,哪个是高蛋白。就和造汽车一样,跑车和货车要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设计。我们根据不同基因匹配来设计基因,从而达到增产目的。”介绍起大豆育种的原理,冯献忠眼中的光格外明亮。

[video:金灿灿的希望--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改良“大豆育种”技术记事]

  育种的过程是艰辛的。每年春天,冯献忠带着一群研究生走街访巷,电动自行车是他们的常备交通工具,经常能看到他们在泥泞或尘土飞扬的田间小路上穿梭。

  “德惠、公主岭、辽源、新疆有十来个实验基地,我们每年来回跑,经常是早晨六点多没来得及吃早饭就下地干活了。”他们不辞辛劳地记录着大豆每一天的变化,也见证着它们的成长。

  他们培育的新品种,从老乡们不认可到认可接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2016年,在辽河源推广有机大豆种植时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农民为了眼下的经济效益对于长远生态效益更高的有机大豆种植并不接受。那时候当地主要种植水稻和玉米,但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对于辽河水源地的污染非常大。由于常规大豆种植的效益低于水稻和玉米,所以农民不愿接受改种大豆。”冯献忠陷入回忆,当时最要命的,是在老乡倔强、坦诚下透露出的不信任。获取数据,调研、测量、询问,要放下身段和老乡讲话,一扇门的距离就是厚厚的阻隔。往前行进一步,并没有那么容易。

  怎么待下去?“把自己变成一个农民,然后再从农民变成一个研究人员。中国不缺少农民,也不缺少科学家,缺少的是了解农民,能为农民服务的科学家。”冯献忠经过不断地思索,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在广阔的田地间,实实在在地为农民解决问题,才能让心与心贴近了。”后来国家实施了严格的水源地保护措施以后,农民立刻选择了种植高效有机大豆品种。”

  “现在你再去看看,到处都是种植的大豆。它本身产量高、效益好,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在当地大受欢迎。”改变让人欣喜,目前,辽河源采用了他们研发的新品种之后,大豆产量直接翻了一番。

  择一事,就钻进去。这是科研专家的共性。在黑龙江省望奎县进行大豆新品种研究和推广的李艳华,在当地极富盛名,人们亲切地称呼她为“金豆娘娘”。放弃在大城市的优越条件,扎根东北基层农业生态实验站近30载,李艳华培育的优质大豆品种有十多个,单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累计推广优质大豆5000多万亩,增产20多亿斤。

  “咱们东北满打满算一年只有一个生长季,人家一年两到三个生长季。”李艳华说。为了缩短育种时间,几乎每年秋季,李艳华都会把种子带到海南“避寒”繁殖,第二年春季再把培育的种子带回黑龙江继续实验,这样育种时间缩短三分之一到一半,这就是北种南繁。“以前邮寄东西慢,经常是人到了海南,种子还在路上。所以不着急用的种子就寄过去,着急用的就用皮箱装好随身携带。”李艳华笑道。

  目前,东北地理所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大豆分子设计育种平台,培育新品种17个;大豆品种直接转让收入2300万,累计推广5600万亩,增产10亿公斤,增加效益40亿元。2020年,全球遭遇了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李艳华坚持在海南完成两季大豆繁育工作,保障大豆育种工作进展未受疫情影响。“情况特殊,我们第一时间线上参加农业部主办的大豆良繁基地县提纯复壮工作汇报,为大豆良种繁育做好准备工作,实现了抗疫、科研两不误。”李艳华说。“科研工作需要关注每一个细节,因为正是这一点一滴的积累,给中国的农户带来变化,也在绿野中种下了金灿灿的希望。”

  土地从不辜负辛勤的汗水。忙碌在田间的农民,服务一线的农技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科学家……一份份努力,守护着这片土地的春种秋收夏耘冬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