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吉林日报·彩练新闻】盐碱地里稻花香

文章来源: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发布时间:2021-02-08    |    【放大】 【缩小】  |  【打印】 【关闭

[video:【吉林日报·彩练新闻】盐碱地里稻花香]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坐落在北湖新区的一片实验田中,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它是陌生的,但在这里却激荡着我省盐碱地里春的气息。

  “十三五”期间,我省实现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阶段性水平,粮食生产能力更加稳固,粮食总产量、人均占有量、商品量始终保持全国前列。2020年,粮食总产量760.6亿斤,位居全国第五位。

  在耕地面积变量很小的情况下,如何能锦上添花?地理所的专家们把目光瞄准了在我省占有较大面积的盐碱地。

  “东北苏打盐碱地生态治理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地理所研究员王志春关注东北的盐碱地已有20多年了,他和团队成员几乎走遍了北方内陆盐碱地。2016年7月,东北地理所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北苏打盐碱地生态治理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启动。这个项目是东北地理所的骄傲,更是王志春心心念念要翻越的“大山”。

  田间地头,馒头大葱成了餐饭标配。“盐碱土改良工作对农民来说是一项迫切的需求,走访农户时你看到他们无奈的眼神,就会激发你做研究的热情。有些当地农民理解了这项科研工作对生态修复、盐碱地改良的意义之后,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还经常给我们送饭。”王志春对此记忆犹新。

  “我国北方内陆盐碱地分布广泛,有很多分布在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甚至是无人区,可以说是‘盐碱浮卤几成废壤’。”贫瘠成了盐碱地的底色。坐在王志春的办公室,他打开相册,回忆起了在过去的土地消耗中人们期待重生的样子。照片上,一大片盐碱地。正常生长的田块稀稀松松,七零八落,不多的几块田里,散落着早衰的麦株。而相对应的,是实验田中绿油油、茂盛的稻苗。

  “相比于基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更侧重于技术攻关。”王志春表示,科研人员风餐露宿,经过多年反复田间试验,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苏打盐碱土改良剂“脱碱1号”,研究成果在东北西部苏打盐碱地区推广应用,并获得了2019年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随后,针对苏打盐碱土化学改良剂钙源物质溶解度低、改良效果滞后等问题,科研人员在“脱碱1号”配方的基础上,研制出改良作用迅速,物理、化学、营养优化调控的改良调理剂配方“脱碱3号”。

  “苏打盐碱土主要特点是土壤胶性大、含量高、碱化度高,物理性质非常恶劣。而‘脱碱3号’主要针对这种关键因素,通过离子置换和物理结构的改善,从而实现降低盐碱,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均衡土壤营养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王志春介绍,“‘脱碱3号’怎么用效果好,在哪里多用或者少用都是现实的问题,好在我们用快速田间测试来评估碱性轻重,再指导老乡精准的用量。”

  “终古斥卤,生之稻粱”,盐碱地里也有稻花香。经过王志春团队的精心治理,重度苏打盐碱地改良当年水稻量产为每亩地295.90公斤,是之前量产的3.2倍。

  治理盐碱地只是综合治理的战术目标,而提高农业产量才是战略目标。“目前国际上对盐碱地治理没有更好的办法,各个国家的治理途径和方法也不同。”王志春表示。“脱碱3号”的试验是一场硬仗,岂是三拳两脚那么简单。观测数据需要持续积累,治理、稳定、巩固都需要时间,十年方能磨得一剑。

  “将土壤盐碱全部移除,理论上不可行,实际上也做不到。”为此,王志春团队向相关部门提交了咨询报告。他们建议,要严格界定盐碱荒地与盐碱草地,开展盐碱草地植被资源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评估,研发并大力推广盐碱草地植被资源保护和恢复技术。

  姜明介绍,项目组在吉林大安典型苏打盐碱地区开展集成示范,并建立4万余亩示范基地,形成理论支持下的盐碱地生态治理、生态产业与生态富民相结合的系统解决方案。项目实施企业已申请注册3个碱性稻米商标,形成3个有机稻米品牌。

  冬闲时节,大地一片银装素裹,而春的希望正在悄悄地孕育着。